close
MOU全名為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,中文名為「備忘錄」,是兩國往來時經常簽訂的國際契約。不具完整法律效力,但由於代表國家或企業的名譽、道德責任,實質上仍起約束作用。內容以「監理」為主,包括五大領域:一、資訊交換;二、資訊保密;三、實地檢查合作;四、緊急事件聯絡網;五、平常兩方人員互相聯繫、互訪。台灣目前以和三、四十個國家簽訂MOU,即將和中國簽的是金融監理MOU。

MOU就像是入場券,讓金融業者得以進入中國市場,使擁有和其他外資「同等」規格的待遇。但當具有「自由貿易協定」精神的ECFA簽訂後,入場券可望升級為VIP招待券,台資將享有「優於」外資的待遇。

簡單來說,MOU通的就是「錢」。所有跟錢有關的都通了。包括銀行、證券、保險、買賣股票、基金,還包括把新台幣存在人民幣帳戶。但這一切的改變,需搭配ECFA才有可能實現。尤其在台灣開設人民幣帳戶,還得央行總裁彭淮南同意。

簽下MOU後,最大受惠是銀行業。因台灣七家銀行在中國的辦事處,可申請成分行,正式營業。而目前僅僅只能當個顧問而已。外銀在中國大都以子航方式營業,一家中國子行一年就能貢獻新台幣三十二億元以上的稅後盈餘。

如果可以承作人民幣貸款,以當地利差三個百分點左右來看,幾乎就是台灣的三倍。也就是說,同樣一百億元,在台灣,銀行只能賺一億,在中國卻能賺三億。

不過簽了MOU之後,不只我們銀行業可赴中國營業,據WTO會員國互惠精神,中國也能來台灣設分行。

雙方目前互設分行數是十家換兩家,也就是台灣的合庫、土銀、第一銀、華南銀、中信銀、彰化銀、國泰銀、台灣銀、兆豐銀、玉山銀,總資產19.73兆;去迎來中國的中國銀、交通銀,總資產54.27兆。

中國的銀行進軍台灣,最快的方式就是買台灣的銀行,且已經蓄勢待發了。也就是說,未來開放腳步越大,中資入股台灣的金控、銀行將成為一股趨勢。

但未來兩岸金融水閘一開,如果完全不設防,台灣經濟主權恐喪失,股市、房市也回隨之遭殃。台灣像個小水塘,中國是大錢塘,簽MOU後,雖有可能是高水位流向低水位,但在兩岸人民幣、新台幣利差高達三倍,台灣開放的比中國還徹底的情況下,也有可能是中國的錢塘會吸乾台灣的水塘。

故有五個後遺症不得不防:一、不對等開放、台灣經濟主權不保;二、透過入股、「正名」,宣示中國主權,達成另一種形式的統一;三:兩岸貨幣依存度高,提高政治風險;四、徵信制度被顛覆,形成一國兩制;五、陸資炒房地產,擴大台灣貧富差距。

如果MOU、ECFA雙效並進,金融自由化的甜頭肯定讓台灣金融業嚐了後「忘了自己是誰」。過去政府遲遲不願放手的理由,就是政治問題超級敏感、棘手,只好拖延。現在政府若沒做好準備就敞開大門,恐怕甜頭還沒嚐完,就要迎來苦頭了。

(摘自商周)


MOU一延再延....>"<

崩盤了  追得太早~~~了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byMon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